欢迎您访问润德青少年心理成长基地!
培养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
【案例分析】家庭教育的真相,父母越打压,孩子越是厌学、消极!
发布日期:2024-09-03 10:57:59 浏览次数: 0

之前刷到过一个视频,孩子拿着满分的试卷,兴高采烈地给妈妈看。孩子妈妈接过试卷一脸严肃地说:“这次能考满分是你的运气,就你现在骄傲的样子,下次你能继续保证考满分吗”

 

说着把试卷丢给孩子离开了,孩子接过试卷委屈的红了眼眶,父母总觉得是为孩子好,其实不然他们的打压给孩子的心灵留下了无尽伤害。

 

 

在我们接触过的案例中就有很多类似情况,记得有个初一小男孩,当时他妈妈非常的焦虑。妈妈说她家孩子不仅状态消极,而且还越发厌学,上课不是走神,就是倒弄其他东西,成绩更是大幅下降。妈妈担心长期下去影响学业,希望我们能帮帮她家孩子。

 

男孩12岁,父母教育孩子时,经常拿孩子作比较,尤其喜欢打压教育,哪怕孩子进步很多,也从不表扬称赞。久而久之孩子开始厌学,状态也是越发消极。

 

 

专家导师指导前

 

 图片1

邹城市润德青少年心理成长基地的李文菊老师说:“打压教育也叫语言虐待、精神暴力,心理素质好的人,或许会不断努力并不断超越自己;相反心理素质差的人,会破罐子破摔,消极自卑甚至冷漠无情”。

 

 图片2

父母听了李老师的讲解后愧疚极了,深刻认识到自己的教育给孩子造成了极大伤害,为了缓和亲子关系,跟着李老师积极学习更科学的教育方式。一段时间后,不仅亲子矛盾缓解了,孩子的学习态度也端正了。

 

经过李老师的帮助,孩子的思想认知得到了调整,尤其是父母改变沟通方式后,孩子性格越发开朗,上课也不再走神开小差了,整个人的精神头都不一样了。

 

 

专家导师指导后

 图片3

打压教育出发点虽好,但造成的后果,犹如一把匕首深深地刺进孩子心脏,让孩子陷入自卑、自我否定中,带来一生都无法治愈的伤害。

打压不是教育而是伤害,科学正确的引导才能培养孩子成才成长,对此邹城市润德青少年心理成长基地的李文菊老师为大家整理了以下观点。

 

第一:家长榜样示范

 

严以律己只有给孩子树立了正确的榜样,孩子才会信服你。

因此,日常生活中家长要不断地学习提高自身修养,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



第二:小事不管大事必管

 

孩子需要成长空间,需要自己安排自己的事情,没有自由的孩子长大后缺乏主见和独立性。但给予孩子自由的同时,父母要有自己的原则,无底线地纵容是溺爱是伤害。

所以,小事上让孩子自己选择、自己判断;同时在涉及原则的大事上父母要有底线有原则。


第三:尊重孩子的狡辩

每当父母在批评教育孩子时,孩子都喜欢找理由“顶撞”回来,其实这不是顶撞、更不是狡辩,这是孩子对父母的反馈。

教育是双向的,父母不仅要教,还要听取孩子的反馈,很多父母意识不到这一点,因而很难达到想要的目的。

 

 

好的教育是尊重、是欣赏、是鼓励、是支持,让孩子成为他们自己,而不是一味地打压、羞辱孩子!